top of page
搜尋
作家相片Manna老師


在幼兒園執教十多年,常常有家長問我:「點解我畀咁多練習個小朋友做,佢都冇乜進步?」而我的答案從來只有一個。


「因為那些練習都不是你的孩子需要的,而是你想他要的。」


為人父母者,總希望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,但須知道每個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,能掌握的能力和學習需要皆不同。「邯鄲學步」的成語告誡我們的道理,簡單易明,而做家長的總不能讓孩子未學行卻先學走,學習語言如是,成長亦如是。


當代發展心理學家尚‧皮亞傑(Jean Piaget)提出的「認知發展理論」(Cognitive-developmental Theory)中,就提出小朋友成長的四個重要發展階段,分別是:


0-2歲:感知運動階段(Sensorimotor Stage)

2-7歲:前運算階段(Preoperational Stage)

7-11歲:具體運算階段(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)

11-16歲:形式運算階段(Formal Operational Stage)


皮亞傑的理論提出,小朋友的不同的發展階段,對語言、動作、思維、抽象概念等的掌握和理解能力都不同,如處於「前運算階段」的小朋友,是學習如何使用語言和符號表達和象徵事物的階段,他們的思維以自我為中心,很多時不合邏輯,只能看到和理解事物的一部分。因此,處於這階段的孩子應從學習圖形和符號等的基本概念開始,反之如不知就裏,只顧催谷孩子跳級學習,效果便會適得其反,而基本功打不好,要學得好便難上加難。


以我們教育中心的中文課程為例,我們會讓孩子練習將中文生字與圖片配對,嘗試以圖像記憶的方式將詞語與物件建立關聯。學數字亦如是,透過讓孩子將實物與數字配對,慢慢建立關聯。久而久之,即使遇上較抽像難明的概念,孩子便能學會先將之圖像化,建立聯繫再嘗試理解。這種能力,正是幼兒成長學習的關鍵能力。



正因如此,與其鼓勵家長買下一堆練習催谷孩子,我反而會在課堂上拍下他們的子女的學習過程,傳給他們看,讓他們看看自己的小朋友如何一步步掌握這些基本概念和能力,明白哪些才是小朋友真正需要的。


Manna老師

87 次查看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